上海嘉定區某街道青少年脊柱側凸患病率調查*
夏春 管金發 ** 馬嶺 蔡瑤瑤 沈潔
摘 要 目的 :了解社區青少年脊柱側凸患病狀況。方法 :對上海嘉定區新城路街道內 3 913 名 7~15 歲在校學生應用三檢法(體檢,脊柱側凸測量尺檢查,X 線檢查)進行脊柱側凸篩查。脊柱攝片 Cobb 角≥ 10° 者被診斷為脊柱側凸。結果 :檢出脊柱側彎 33 例,患病率為 0.96%。女性脊柱側凸患病率高于男性,差異有統計學意義(1.34% 比 0.62% ; χ2=5.21,P < 0.05)。初中組高于小學組,差異有統計學意義(1.60% 比 0.42% ;χ2=10.408,P < 0.05)。結論 :在青少年中進行脊柱側凸普查有助于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,對防治脊柱側凸具有積極意義。
關鍵詞 脊柱側凸 ;患病率 ;青少年
中圖分類號:R682.1+3文獻標志碼:A文章編號:1006-1533(2019)08-0053-03
Investigation of prevalence of scoliosis among adolescents in a community of Jiading District, Shanghai
XIA Chun, GUAN Jinfa, MA Ling, CAI Yaoyao, SHEN Jie
(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of Yingyuan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, Shanghai 201822, China)
ABSTRACT Objective: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scoliosis among adolescents in the community. Methods: Three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thirteen students in school aged 7~15 in Xinchenglu Community of Jiad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were screened for scoliosis by three methods (physical examination, scoliosis scale examination, X-ray examination). Scoliosis was diagnosed in patients whose Cobb angle wa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 degrees on spine radiographs. Results: Thirty-three cases of scoliosis were detected,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0.96%. The prevalence of scoliosis in female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males(1.34%vs.0.62%;χ2=5.21,P <0.05).Thejuniorhighschoolgroupwashigherthantheprimaryschoolgroup,andthe
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(1.60% vs. 0.42%; χ2=10.408, P < 0.05). Conclusion: A scoliosis screening in adolescents
is helpful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, and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coliosis.
KEY WORDS scoliosis; prevalence rate; adolescent
1對象與方法
1.1調查對象
以上海嘉定區新城路街道 5 所學校 3 913 名 7~15 歲
* 基金項目 :上海市嘉定區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課題(2015-KY-21)
** 通信作者 :管金發。E-mail :389037151@qq.com
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,其中迎園小學 953 人 ;新成路小
學 780人 ;迎園中學 1476人 ;練川實驗學校 598人;
少體校 112人;研究對象中男性 2 077 人,女性 1 836人。
1.2方法及判斷標準
調查采用三檢篩查法,即體檢,脊柱側凸測量尺檢查,X 線檢查。
1.2.1一檢(體檢)
(1)自然站立位時背部雙肩是否等高,雙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,雙腰凹是否對稱,雙髂嵴是否等高, 棘突連線是否偏離中軸。有一項異常者可被認為有軀干不對稱。(2)Adam 前屈試驗 [5]。檢查者從受檢者背部中線的切線位觀察上胸段、胸段、胸腰段、腰段雙側是
·疾病預防控制·
否對稱,不對稱者為陽性。
1.2.2二檢(脊柱側凸測量尺檢查)[6]
對一檢陽性者進行脊柱運動試驗和俯臥試驗,以消除由于疲勞所造成的暫時側彎。(1)脊柱運動試驗。令受檢者緩慢的做脊柱前屈、伸背、左右側彎和扭轉運動各 2 次,然后取立正姿勢,重新檢查其脊柱是否仍有側彎。
(2)俯臥試驗。在診療床上平直俯臥、放松,檢查原來的側彎是否完全消失。然后應用脊柱測量尺在受檢者向前彎腰時測量其背部各部位,記錄所發現的最大偏斜角及部位。如不對稱偏斜≥ 4° 為陽性。
1.2.3三檢(X 線檢查)
對二檢陽性者接受站立位脊柱全長正、側位 X 線片。采用 Cobb 法測量脊柱側凸的度,將 Cobb 角≥ 10° 者診斷為脊柱側凸 ;Cobb 角 10~19° 為輕度脊柱側凸 ; 20~39° 為中度脊柱側凸 ;40° 及以上為重度脊柱側凸 [7]。
1.3統計學處理
使用 SPSS 16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,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(%)表示,比較采用 χ2 檢驗,P < 0.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。
表1 各年齡段學生脊柱側凸患病率情況
率= 三檢確診患者數/ 總調查人數/ 三檢參加率×100%。經計算,嘉定區新成路街道在校學生脊柱側凸的患病率為0.96%。其中男性 11 人,患病率 0.62% ;女性 22 人,患病率 1.34%,差異有統計學意義(χ2=5.21,P < 0.05)。7~11歲(小學組)學生的患病率為 0.42%(8/2 023),12~15 歲
(初中組)學生的患病率為 1.60%(25/1 890),差異有統計學意義(χ2=10.408,P < 0.05)。各年齡學生脊柱側凸患病率分布見表 1。在 33 例脊柱側凸學生中,特發性脊柱側凸32 人,占 97.0%,先天性脊柱側凸 1 人,占 3%。
2.2 學生脊柱側凸嚴重程度和部位
在 33 名脊柱側凸學生中,輕度脊柱側凸有 27 人, 占 81.82%,中度脊柱側凸有 6 人,占 18.18%。未見重度脊柱側凸學生。脊柱側凸以胸腰段為主,占 48.48%, 其次為胸段。見表 2.
表2 33例脊柱側凸部位分布
部位左側凸右側凸雙側凸合計構成比/%
胸段 | 3 | 7 | 0 | 10 | 30.30 | |
胸腰段 | 10 | 6 | 0 | 16 | 48.48 | |
腰段 | 3 | 0 | 0 | 3 | 9.09 | |
其他 a | 0 | 0 | 4 | 4 | 12.12 | |
合計 | 16 | 13 | 4 | 33 | 100.00 |
注:a 為橫跨多個脊柱節段的情況
3 討論
年齡 /
歲
2結果
受檢人
數
二檢陽
性數
三檢參
加人數
三檢參
加率 /%
病例數
患病率
/%
篩查采用體檢、脊柱側凸測量尺檢查、X線檢查的脊柱側凸三檢法。與其他研究比較,本次篩查在脊柱測量尺檢查時加入了脊柱運動試驗與俯臥試驗,試圖避免由于疲勞所造成的暫時性的脊柱側彎 [15]。但從實際篩查情況來看,被檢查者細微的體位改變,檢查環境地面的平整度, 篩查人員的經驗,以及測量位置等都會對脊柱測量尺的測量結果產生較大影響。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,應加強對篩查工作人員的培訓,進一步按規范確定篩查地點。
2.1學生脊柱側凸檢出情況
在 3913名學生中,經一檢和二檢后查出陽性人數為
256 人,檢出率為 6.54%。參加三檢人數為 224 人,三檢陽性 33人,占 14.73%。由于部分二檢陽性學生不愿意參加三檢,參考相關文獻 [8-9] 的計算方式計算患病率?;疾?/span>
對本次調查中一檢、二檢陽性,而 X 線片檢查未達到脊柱側凸診斷標準者,不予特殊治療,教育其注意坐姿、立姿,鼓勵用雙肩背書包,盡可能減輕書包重量,每年進行一次X線攝片復查。對 X 線片篩查診斷為輕度脊柱側凸者進行家庭康復指導,主要包括單杠懸吊及體操療
54上海醫藥 2019年 第40卷 第8期 (4月下)
上述結果提示應該加強青少年脊柱側凸防治工作 ; 學校要結合學生體檢,加強脊柱側凸篩查,及時發現脊柱側凸,做到早期干預,早期治療。
參考文獻
[1]康新建 , 呂明 . 先天性脊柱側凸病因學研究進展 [J].